找到相关内容97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心灵环保与社会和谐

    世界,不可或缺的是善良、道德、真诚、仁爱等无数积极、健康、向上的善缘。缔造和谐文明的世界不是某个人、某个家庭、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从身边的善事...

    觉 醒

    |心灵环保与社会和谐|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01773881.html
  • 造菩萨的人格 做生活的大丈夫

    造菩萨的人格 做生活的大丈夫 一、现实呼唤大丈夫 中国佛教的主流是大乘佛教,而大乘佛教的精华又主要体现在菩萨的精神上。菩萨的精神就是一种“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为众生担当苦行的利他精神。大乘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流布和发展,就是因为大乘佛教的这种积极入世的菩萨精神迎合了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文化传统。大家都知道,儒家主张积极入世,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仁爱,这些精神与大乘佛法有可以相互...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15776616.html
  • 佛教与青年

    生报复心,对亲属不生爱恋心,内则情与智保持平衡,外则冤亲平等,拔苦与乐,谓之:‘舍无量心’。 学佛的青年,能够以佛的慈心为己心,自然可以改变往昔残暴的个性,而成为仁爱的慈善家...

    文珠法师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21376629.html
  • 本教文化

    时空限制,什么十八层地狱,三十三层天,三千大千世界,无边无际,表现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影响所及,极大地推动了藏族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三是佛教慈悲喜舍、自觉利他、去恶从善、克己度人和忠孝仁爱的伦理道德...

    庄春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13079495.html
  • 观音思想的组成架构与主要特点

    于世俗的仁爱,也不同于基督教的博爱,它是在智慧这个前提下的慈悲,是对众生最圆满、最彻底的关怀。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观音的无缘慈悲却并非盲目滥施,而是有缘乃发,随机而布,所谓佛法如大海,只化有缘人。观音的无缘...

    李利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070884653.html
  • 中国佛教的现代意义

    对对象不起区别的绝对平等的慈悲,是体悟真如平等的空理而生起的慈悲。   慈悲是佛教的特殊理念,它与有些流派提倡的仁爱、博爱相通又不尽相同,慈悲是不受等级、阶级的限制的,也是排除狭隘的偏私性的。佛教的...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022285458.html
  • 宪法中的宗教问题

    宗教,对我来说,它就不可能是纯正和有益的宗教。……如果他们真的相信,他们便会自愿加入;如果他们不相信,即便是加入了,又有何益?总之,不管友善、仁爱和对拯救人的灵魂的关心等一类借口是何等的高尚,但是人们...冠冕堂皇的语言和仪式为其剪除异己的行为蒙上“高尚”的色彩。“为贪婪和统治他人的欲望所驱使的教会首领们,利用官长们的狂妄野心和幼稚的民众的迷信心理,违反福音书的原理和仁爱的训示,向他们传播宗派分立论者和...

    马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391285689.html
  • 千年古刹净影寺

    (1538年)进士。初任县令,以仁爱为政,惠泽及于民。后擢迁为工部主事,累官至四川布政参议。不久以双亲不能奉养为由辞官归家。所作诗歌不拘格律,以自抒性情为能事;文章有气势,下笔动辄千万言。曾到净影寺...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100687690.html
  • 互动中的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后果由行为者自身承担。所以两者并不相同。康僧会还通过编译佛教的《六度集经》,用印度大乘佛教的慈悲观去比附儒家的"仁爱"思想,提出"仁道"说,以配合儒家政治伦理观念。佛教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甚至...

    成建华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0291529.html
  • 冯学成:《中庸》说要第一讲

    良知、良能,这个良知、良能也就是率性之道。孟子云“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举了一系列的例子来说明人本身所具有的慈悲之心、恻隐之心,强调仁爱之心...

    冯学成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60392108.html